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科教

对抗“文字失语症”:30多万网友抱团重学“好好说话”(2)

2022年08月18日 17:43
来源:广州日报

  微信昵称叫“修沟”、某段时间沉迷模仿“潘周聃”、说“栓Q”的学生李晨也是网络用语的爱好者。他告诉记者,自己了解网络用语主要是通过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在他看来,这些网络梗是游戏玩家们心领神会的“暗号”,就如同小朋友们喜欢唱《孤勇者》一样,当互相对得上这些“暗号”时,才算是“自己人”。“游戏玩家创造梗,其他玩家再通过弹幕去发布,自然就带火了这些用语。”

  对抗“文字失语症”:

  坚持“咬文嚼字” 重建自己的书面语体系

  为了对抗“文字失语”,如今在“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豆瓣小组的30多万名成员都在重建自己的书面语体系。

  2021年5月,通过一篇文章,林伊了解到这个小组并申请加入其中,她通过日常的语言练习以及坚持每天写日记,来提升自己的表达方式。日积月累,林伊发现自己的语言习惯和她的生活习惯一样,逐渐变得“充实”了很多。“其实很多语言习惯的训练方式,就和中学时期的语文学习差不多,看成语故事、做好句摘抄、阅读、朗诵以及写日记。”林伊说。

  重新“捡”起语言表达的林伊,感觉自己“心境似乎沉淀了下来,没那么浮躁了”,甚至重新会为语言之美所打动。“特别是前段时间,我读到一篇中英互译的诗歌,在英文里,‘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而对这首诗,有人用诗经文体翻译为‘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不过她也表示,如今在网络上正出现不少“文案博主”。“他们惯于摘取书中的名言或只言片语,追求语言的华美,但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与其去读名言,不如去读原著;与其去追究华丽辞藻,不如去学会把握中文本身应该有的意境美。”

  同样在对抗“文字失语症”的还有25岁的男孩Jason,在银行工作的Jason,如今正在通过写脱口秀段子来练习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他告诉记者,近两年来,之所以人们会越来越喜欢看脱口秀,或许正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脱口秀一方面具有娱乐性,另一方面又能够满足和疏导人们对于语言困乏的缺憾。

  而为了练习脱口秀,有时候一天他会写10个段子,再将每个段子各自归档整理。“整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叙述的过程,如何开头,如何把握故事节奏,如何描述,如何埋笑点,如何融入最新的热点事件等,最后再通过背诵和诵读进一步调整。”Jason说,“现在的人越来越喜欢议论,但实际上,讲故事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连故事都讲不好,又如何讲观点?”

  在该小组中,类似的“干货”还数不胜数,比如有分享相关书籍、应用程序、网站的;有每天互相监督打卡,记录词汇、书写影评书评的;也有偏向于说话技巧的分享,如有网友就分享“如何在不用颜文字/表情包/字母等的情况下,让聊天变得更加温柔”,其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增加给对方的称呼(主语)以及敬语,并完善叙述的原因等;还有偏向于写作技巧的分享,如每天练习小作文,“描述一段自己印象深刻的回忆”“运用通感手法描述你看到的一个物体”“写一些关于爱情、人生主题的思考”“复述你看过的一部电影”……

  “其实治疗自己的文字失语症,除了每天坚持练习、增加高质量的阅读之外,在这个小组里,最主要的是你的所有输出都可以收到及时的反馈,也只有当你将自己的语言发出来,被大家评论时,你才能意识到自己的语言逻辑问题,而正向的反馈机制可以激励我们进一步重建自己的语言体系。”一位经常参与文字求助帖点评工作的网友说。

  学界:

  “网络热词”有其存在之道

  避免“失语”关键在于切换语境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涛认为,“文字失语症”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如今口语、书面语两种语言的语境体系模糊化有关:“语言的使用对场景、语境的依赖性很强,场景本身对于语言有一个解释功能,语境又是语言的解释逻辑。”

  刘涛解释,在过去,口语与书面语有相对清晰的界限,如日常口语中会使用相对简单的语言甚至是非语言符号,而在书面语境中则会有完整的逻辑结构,比如主谓宾等,会遵循严格的语言规则。“但如今的不少媒体形态属于偏口语式的人际交流,但又是以书面打字的形式展开,从而使得书面语言的秩序被打破。”而当人们习惯了口语表达、进入到思维系统时,自然容易影响到人们的书面语表达体系。

  刘涛认为,面对“文字失语症”,大众最需要思考的是,网络空间的语言秩序和书面语秩序之间被打破之后,如何去平衡两者?“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它们闪烁着文化的基因,非常鲜活,甚至可以揭示一些实在的问题,书面语系统对于这些新词语、符号,可以抱着一种敞开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词语不能打破语言的规则,因为一旦打破,就会导致我们的语言系统崩溃,一旦编码体系发生变化,沟通就会形成壁垒。因此新词在语言规则上一定要尊重书面语的综合体系。”刘涛说。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同样认为,网络新词区别于一些“口水话”,在某种意义上也有其存在之道。在采访中他也向记者强调:“使用网络语言是当前社交活动的‘刚需’,不应视作直接造成语言退化的‘元凶’。”

  在徐默凡看来,网络语言,尤其是衍生出来的新词语,往往有其特定的语言背景——从“郁闷”到“丧”的新情感、从“内卷”到“躺平”的新态度、从“黑科技”到“元宇宙”的新发展、从“巨婴”到“小镇做题家”的新群体……每一个网络热点话题中,“新词”从来不会缺席;再比如,一个字的“怼”“尬”“刚”,言简义丰;两个字的 “水逆”“官宣”“破防”,耐人寻味;三个字的“彩虹屁”“小确幸”“爷青回”,好好理解之后也会有恍然大悟的愉悦感。

  徐默凡表示,如今年轻人“失语”增多的趋势,主要还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少使用口语、书面语的场合。“现在大家不需要给朋友写信,也不会有很多跟陌生人口语交流的机会,所以才会容易出现‘网上很活跃,但见了面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情况。而长时间浸润在网络交流环境中,会逐渐形成追求‘短平快’的思维模式,使用者会自然而然地将网络用语的表达方式迁移至口语、书面语的交际场合中。”

  因此他认为,尽管网络交流占据语言生活的相当一部分空间,但要有意识地将其与日常的口语、书面语交际区别开来,避免不合时宜的滥用。“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体变换能力,即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表达目的、交流对象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一种语体,体现语言能力并不是在所有场合都追求精致完善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适合当下的需要。”

  对此徐默凡建议:“该动笔的时候就要动笔,该进行口语交流的时候也不能逃避。”他还表示,语言能力具有“用尽废退”的特性,人们若能减少花费在短视频平台、短篇幅文章上的碎片化时间,并进行系统完整的阅读、思考及记录,语言能力自然会在练习过程中得到提升。

[上一页] [1] [2]

编辑:甘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