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各地

青海祁连:“银发”宣讲员化身政策解读“活文件”

2021年11月29日 17:01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祁连11月26日电 题:青海祁连:“银发”宣讲员化身政策解读“活文件”

  作者李隽

  26日午后,在位于祁连山腹地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扎麻什乡鸽子洞村,73岁的老干部马守信和几个亲友邻居“晒阳洼”。

图为“三老人员”宣讲团在祁连山草原宣讲。(资料图)李隽 摄
图为“三老人员”宣讲团在祁连山草原宣讲。(资料图)李隽 摄

  “前几天中央开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不知道会上说了些啥?老马,你喧个撒。”

  “说个最重要的,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回顾了我们的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马守信从兜里掏出随身携带的“掌中宝”,认真地讲着:“再就是把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来了。”

图为马守信为乡政府党员干部上党课。(资料图)李隽 摄
图为马守信为乡政府党员干部上党课。(资料图)李隽 摄

  马守信原是鸽子洞村的党支部书记,卸任后还会在村里发挥余热,讲讲国家政策、调解邻里矛盾。2014年,祁连县委宣传部从45个村推选出75名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组成了“三老人员”宣讲团,马守信就成了宣讲团的一员。

  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81岁,当地民众把他们比喻为穿行在祁连山牧区的“流动红旗”和“百姓小棉袄”,都说他们的宣讲内容多、话语实、好理解,是了解中央精神的“活文件”,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跟老百姓讲政策就要撇开说教,用他们喜欢听、能听懂的乡土话,把文件内容‘炖成’‘农家菜’让他们吃,再听不懂的,就要讲身边的故事,反复讲他们也就能记住了。”马守信说。

图为马守信与村民“晒阳洼”讲政策。(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图为马守信与村民“晒阳洼”讲政策。(资料图)受访者供图

  在这里,“三老人员”宣讲团以农牧民最为关心、关注的话题为切入点,围绕精准扶贫、生态环境、均衡教育、农牧区医保、老龄政策、养老保险等问题,用数字、典型和事例说话,使宣讲内容可亲、可近和可信,让民众易记易懂又能易会易讲。

  “百业待兴,环保先行。意思就是不论干啥事情,发展啥产业,环境保护是第一位的,这样才能发展的好、发展得久。”在央隆草原,72岁的老党员更正在给牧户分析解释“天变黄,水变黑,白色垃圾满天飞”的危害性。

  为了避免出现“水源断,河流脏,百姓生活遭了殃”的恶况,更正时常骑着马跑几十公里,到附近的圈窝告诉大家自觉贯彻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积极支持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等。“我们要发展生态畜牧业、效益畜牧业,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自己生活的家园,给子孙后代留一片绿。”

  祁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宏祥介绍,祁连县将“三老人员”加入乡党政干部、村“两委”及农牧民群众等微信群,定期不定期播发以党的理论、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农牧业科技知识、民族政策以及省州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等为主的宣传内容。不断加强“三老人员”宣传队伍自身理论政策方面的学习,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金风吹来的时候,我要歌唱可爱的家乡,赞美富强的祖国,昔日游牧已安居,丰收的田野荡起欢歌,我们意气风发团结向前,走进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马守信当年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时候编发在自己微信朋友圈的一段话。

  为了发掘和展示“三老人员”宣讲队伍中村社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祁连县组织创作、编排“快板”“小品”“三句半”“民谣”等文艺节目,串联和运用到“阿柔逗曲”“郭米则柔”等非物质文化演出曲目中,用说唱、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讲解,使学习贯彻落实触及群众思想根基,实现同频共振、无缝对接,接触地面不“失真”。

  “‘三老人员’宣讲团有效弥补和破解了农牧区思想宣传工作由于人员限制等因素造成的薄弱环节,使农牧区宣传思想工作触角难以触及根系的现实问题得到扭转。”马宏祥说。(完)

编辑:张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