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视频

第三届青海年·醉海东——河湟大年·“牛”转乾坤:高庙社火

2021年02月22日 11:43
来源:中新网青海

  社火,和中国大部分民俗一样,都是起源于祭祀。最早的文字记载于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后明人施耐庵在《水浒传》三十三回中也记载了宋人这一盛景“社火队里那跳鲍老的,身躯扭得村村势势的。”

  具体到青海社火的来历,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在明王朝初定河湟后,因为中原地区人口密度过高,土地资源相对稀缺,再加上西北地区需要稳定,则采取的“移民实边”政策。于是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地的大量民众随着军队举家迁徙至河湟地区。

  乐都高庙社火的名目很多,耍龙、舞狮、花鼓、太平鼓、秧歌,极具高庙社火特色的有高跷和亭子,又以高跷最为出名。高庙的高跷比一般地方的高,它是由两根笔直的松木椽子制成,紧韧轻巧,一般高7-8尺,最高的达1.2丈。高跷有“文高跷”和“武高跷”之分,“文高跷”以踩、扭来表现人物情节为主,“武高跷”除踩、扭外,还有特技表演。

  高跷,很多北方的朋友并不陌生。而亭子是什么呢?是一种比高跷还要高的社火道具,也叫高台、铁芯子。是一种将故事、戏曲、绘画乃至数学、力学融为一体的高空造型艺术。

  高庙的亭子戏以海东地区的最为有名,发展至今已经演变出40余出戏,演员也由最初的3名小孩,发展到150余人。而搬运亭子也由最初的人力运输,演变成现在的拖拉机和机动车。

  社火的说词主要包括天官说词、灯官说词和报子说词。内容主要是表达欢庆新年或赞美祝福之意的,如“正月里是新春,纸糊的灯笼上高空;风吹灯笼嘟噜噜转,风调雨顺太平年”等。

  如今的社火,早已不再是娱神乐佛、驱邪避灾、祈求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而是以娱乐大众、欢度春节为主的文化娱乐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

编辑:张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