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社会

高原古城青海西宁抗疫“石榴籽”:众人拾柴火焰高

2022年04月30日 1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4月29日电 题:高原古城青海西宁抗疫“石榴籽”:众人拾柴火焰高

  作者 董轩 张添福

  “疫情不退,我不退!”4月初,高原古城青海西宁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在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的西宁市城东区,各族儿女心连心、手牵手,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图为西宁绘画爱好者描绘的民族团结的图片。 城东区委宣传部 供图
图为西宁绘画爱好者描绘的民族团结的图片。 城东区委宣传部 供图

  各族民众守望相助一家亲

  “今天我做了800个包子……做了200个油香……做了熬饭……”西宁市城东区的赵贵良,目睹一线防疫人员的辛苦,产生了一个朴实的想法,“保证忙碌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能吃上一口热饭。”

  于是,4月16日,赵贵良夫妇和两位邻居从下午5点忙碌到次日凌晨,为社区防疫人员做了800个包子。

  在更多人的共同努力下,赵贵良每天做上百份“爱心餐”,送往抗疫一线。

  “这是自己的微薄之力,”赵贵良说,“防疫人员也是我们的家人,希望咱们各民族团结起来早日战胜疫情。”

  “800个包子”的事迹一夜感动了西宁城,这一行动也带动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

  当地政协委员马英为一线人员送去凉面、湟中区汉水沟村为城东区捐赠6000个锟锅……一时间,煮羊肉、做饺子、送馒头,热气腾腾的花式“爱心餐”送到了一线。

  大家说,疫情无情人有情,“爱心餐”表达了城东区各族民众的一份温情,不同民族的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小善大爱彰显出大家携手筑牢疫情防线的信心和决心。

  各族志愿者手足相亲显担当

  西宁市城东区大众街树林巷社区的藏族青年志愿者久措加,4月7日起,主动加入抗击疫情工作,和团队其余的22名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帮助。

  志愿服务工作繁杂琐碎,从早上四五点开始,就投入到社区居民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中,而下午又要帮助三区居民配送物资和急需的物品,一天下来,腿都肿了起来。

  虽然面罩上结着的水雾化成了水滴,口罩勒的脸疼,但久措加从来没有任何抱怨,义无反顾的完成自己的使命。

  久措加说:“作为青年志愿者,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志愿工作。”在抗击疫情中,这位藏族姑娘用实际行动诠释手足相亲。

  在城东区清真巷街道团结社区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大白”,他瘦弱的身躯每天开着三轮摩托车从下南关街缓缓驶过。这是团结社区的回族志愿者包福寿,社区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他为“老包大哥”。

  53岁的包福寿,由于妻子患有脑膜瘤长期瘫痪在床,需要时时照顾,无法外出打工,生活较为困难,社区了解情况后,为他申请了低保和公租房。

  心怀感恩的他,在此轮疫情开始后,第一时间申请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从值守点值守到入户排查,从环境消杀再到运送物资,辖区各处都能看到他。

  为了方便社区运送物资,包福寿学会了开三轮摩托,担任起了社区的“兼职司机”,每天往返在社区和各个值守点位之间。

  四月的西宁天气并没有那么暖和,包福寿却总是累到满头大汗,“我没有文化,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心中的感恩,只想用实际行动为大家出一份力。”

  夜幕降临,这位瘦弱的“大白”驾驶着三轮摩托继续穿梭在辖区大街小巷中。这一幅幅小小的画面,正是众人拾柴、共克难关的缩影。

  各级干部齐心协力共抗疫

  4月3日,西宁市新增5名新冠肺炎检测阳性人员,居住在西宁市城东区大众街街道共和路社区。

  面对严峻形势,作为街道唯一有封控区、管控区管理经验的干部,李植挺身而出,坚决挺身在前,出现在工作最为繁重艰巨的地方。

  “您好,我是值守人员,请问家里有几口人?”李植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在楼里爬上爬下,逐层敲门入户登记信息,将封控区楼栋、居民的信息制作成表册,通过业主群统计居民的日常所需,分类分批满足需求。

  同时,李植为老年人、病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建立人员台账,提供就医、购药等帮办代买服务,做小区居民的“贴心人”,带头以实际行动展现基层干部的担当与作为。

  在抗击疫情这场战“疫”中,有许许多多的“大白”“警察蓝”逆向而行,退休社区干部马芳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一名在社区工作多年的老书记,她熟稔社区工作方法,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协助做好人员登记、体温测量、信息收集、人员隔离、劝导行人等工作。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一线,她走到、看到、说到、做到,哪一样都不落下。

  马芳每天要走近30000步。同事们都说,马芳的工作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完)

编辑:张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