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社会

青大附属医院全力保障民众疫情期间就医需求

2022年05月18日 18:09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5月18日电 题:青大附属医院全力保障民众疫情期间就医需求

  作者: 高晓伟 唐楠

  疫情期间,就医买药是民众“急难愁盼”问题之一。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党政领导将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为老人、儿童、孕产妇、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坚决保障好疫情期间群众正常就医需求。

图为疫情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正常接诊。唐楠摄
图为疫情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正常接诊。唐楠摄

  细化疫情期间正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的方案,区分急危重症患者、透析患者、肿瘤患者、孕产妇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施精细化分类服务和医疗保障工作。

  合理设置缓冲区,为疑似新冠病毒感染但急需救治或住院的重症患者提供救治服务。全院1800人驻守医院,舍小家为大家,保障医院日常医疗及疫情防控工作。

  血液透析中心:106个透析病人,一个都不能少

  一大早,血液透析中心主任巴应贵看着最新的西宁市“三区”划分情况表(封控、管控、防范区),为需要钱来透析的几名患者制定医疗方案。

  “不少患者不清楚他们身处属于哪个管制区域’,要根据他们报备的地址再确认一遍。”巴应贵说紧缩着眉头,针对不同区域患者,拿出详细的治疗计划。

图为疫情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准备收治一名患者。唐楠摄
图为疫情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准备收治一名患者。唐楠摄

  据介绍,疫情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每天依然有一百多名患者前来救治,年龄最大的超过80岁,老年人占一半。若不及时透析,患者可能因心慌、胸闷,甚至心衰、死亡。所以,患者得以及时治疗,是巴应贵每天的头等大事。

  “大爷,你来做透析有没有人接送你啊?”“你家住哪里?家属的联系方式是多少?”巴应贵在电话里仔细询问认真做着记录。厚厚的出入病人登记表上,详细记录着每名透析患者及家属的信息。疫情期间方便出行,血透中心医护人员还为患者准备了疾病证明,便于工作人员查验。

图为疫情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医护人员照料新生儿。唐楠摄
图为疫情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医护人员照料新生儿。唐楠摄

  “106个病人一个都不能少。”克服疫情期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巴应贵带领着小伙伴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在患者长达四个小时的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操作。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将每天2班工作制,改为了每天4班,医护人员超负荷运转。

  “今天就有4个从‘三区’来的病人。”巴应贵把他们分成了两拨,一拨在20点到0点透析,另一波翌日凌晨1点到5点,中间留一个小时对机器清洗和消杀。

  即便只有1名透析患者,也要安排医护士全程守护,使得原本就很紧张的医疗资源有些浪费,但在巴应贵看来,生命至上,这样的“浪费”是值得的。

  产科:用跑步接力迎接新生命

  疫情期间的产科,所有人都在跑。

  从病房到产房,再由婴儿室到重症监护病房(OICU),肖海雪一路小跑,从早到晚,从未停歇。

图为疫情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正在查看患者病历。唐楠摄
图为疫情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正在查看患者病历。唐楠摄

  产科的特殊性在于孕妇分娩时间的不可控。“疫情期间产科跟平时一样忙。急危重症孕产妇像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比平时要多。”肖海雪说,病房里有近30个孕产妇,每天都要新生儿诞生,虽因疫情不能回家,但在产科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一声声啼哭,驱走疫情带来的阴霾,彰显不息的生命。

  “人有三急”中包括“分娩急”。“前两天就有一名孕妇,1点58分到医院,2点14分就已经完成分娩。”肖海雪说,产妇分娩刻不容缓,绝不能因核酸证明把产妇挡在救治途中。

  为此,医院为孕产妇开通绿色通道,救护车可直接把孕产妇送到产科病房,未能及时取得核酸证明的孕产妇也可以在科室完成核酸采集。

  西区作为本轮疫情最严重的的区域,也有在“三区”面临生产的产妇,产科专门为此设置了两个缓冲病房。

  “我家在’三区’里,预产期快到了,到时候来不了医院怎么办啊?”肖海雪每天都要面对孕产妇焦虑情绪,一遍遍耐心疏导。

  由于同事被抽调去核酸采集,产科科室工作量却丝毫未减,入职不久的年轻护士马玉婷挑起了大梁。从早8点到晚6点,没有休息时间,中间吃午饭时才能缓口气。

  “年长的护士作息时间跟我一样,我没有理由不努力做到更多。”已怀孕11周的马玉婷说,怀孕早期症状让她的脸色有些蜡黄,孕吐让她正常饮食变得有些难受。家属电话中叮嘱“少跑些”,可是病人一声招呼,她又小跑着赶了过去。

  急救中心:普通病人少了,但重症患者的多了

  急救车呼啸而来,一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被紧急送往抢救室。

  “平时最多八九趟,疫情期间最多一天救护车出诊次数能达到20趟。”急诊外科、急救中心接诊部副主任李琳业说,每趟出诊都要有医护同行,人力成本大大增加。

  受疫情的影响,白天的急诊大厅前来就诊的患者寥寥。可是一到晚上(18点到第二天8点半),患者明显增多,“昨晚上救护车出诊11趟,10名患者收住院,又从外院转入了4名患者。”李琳业说,重症患者明显增多,且患者病情危急,消化道出血、脑梗的患者对急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能因核酸检测结果耽误病人的病情”,这是每每遇到疫情,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制定的基本原则,虽然潜藏着医护人员被暴露的风险。

  “我们把‘一抢’设置为没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的病人、‘三区’病人的‘缓冲区’,入院救治的同时检测核酸,并尽量安置在单人单间的环境下进行救治。”李琳业介绍。

  急救中心接诊部副主任吴海涛介绍,前两天,他们遇到一名从封控区送来的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且急需进行气管插管治疗。面对被感染的风险,他们没有犹豫,果断开放患者气道,打开生命通路。

  “哪怕病人是核酸’阳性’,我们也会竭尽全力救治。”这是医者的天职。

  疫情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大力弘扬抗疫精神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严而又严、紧而又紧、实而又实、细而又细抓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有制度、有温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守阵地,守护一方健康,期待着这座城市早日回归日常。(完)

编辑:张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