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青海:珍稀野生动物频频现身

2021年06月03日 10:23
来源:西海都市报

  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坚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青海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青藏高原上重要的生态与物种宝库,全省85%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纳入自然保护地管理,以藏羚羊、雪豹、普氏原羚为代表的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栖息地范围进一步扩大。

  《当妈妈说跑步前进》。摄影:李善元

 

  雪豹。摄影:蔡征

  摄影师镜头里的野生动物

  兔狲、荒漠猫、藏狐……以前鲜见的野生动物,最近经常出现在摄影爱好者的镜头里。

  经常在祁连山腹地拍摄的摄影师李善元,以拍摄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为主。2020年10月,李善元的作品《当妈妈说跑步前进》获得第56届世界野生生物摄影师年赛哺乳类动物行为组冠军。

  作品讲述的是一只兔狲妈妈和宝宝们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李善元在祁连山腹地蹲点拍摄时眼前突然一亮,他发现对面的山顶上有一个兔狲的巢穴。于是,李善元原地潜伏,数小时的等待后,兔狲一家出洞悠闲地觅食。然而,这个时候危险悄悄逼近,一只藏狐在不远处恶狠狠地看着它们。幸好警觉的兔狲妈妈发现及时,立即向孩子们发出警告,命令孩子们迅速跑回洞穴。这短短的一瞬,被李善元用相机记录下来。

  自2011年拍摄野生动物以来,李善元的足迹遍及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可可西里等地,他拍摄过兔狲、荒漠猫、藏羚羊等许多野生动物。这些年,他感受最为明显的是,青海境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越来越多,以前鲜见的野生动物常出没于草原、荒漠和高山,他觉得这是青海生态保护的回报。

  在李善元之前,摄影师鲍永清凭借作品《生死对决》获得2019年世界野生动物摄影大赛年度总冠军。他的这幅作品抓拍到了祁连山腹地藏狐和旱獭殊死搏斗的场面。

  这张被评委会称为“幽默与恐怖的结合”的获奖照片,是鲍永清在他的家乡祁连山腹地的天峻山拍摄的。为拍摄野生动物,7年来鲍永清几乎翻遍天峻的雪山,走遍高原上的草甸,一天一天蹲伏,一年一年守候,用镜头呈现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动物。

  兔狲、藏狐、旱獭等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随着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不断深入,日益增多的野生动物也为祁连山增添了野性之美,近年来,红外相机、摄影爱好者等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拍摄到5只雪豹、5只荒漠猫、6只兔狲同框等罕见画面。

  成群的藏羚羊。摄影:李善元

  数据里的野生动物

  可可西里,是藏羚羊的家乡,也是我省藏羚羊的主要分布区。最新数据显示,可可西里保护区藏羚羊种群数量恢复到7万多只。

  又到了一年藏羚羊迁徙产崽的季节。每年5月至7月,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藏羚羊,前往海拔4800米的可可西里腹地卓乃湖产崽,8月藏羚羊妈妈带着年幼的宝宝陆续回迁到栖息地。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也是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长年跑青藏线的货车司机赵玉龙感触颇深。他说,以前藏羚羊远远见到车和人就跑,现在不怕了,跟人的安全距离缩短了。尤其是到了藏羚羊迁徙的时候,在五道梁的动物通道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藏羚羊。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可可西里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经过无数人的不懈努力,可可西里一带藏羚羊种群数量恢复明显。自2013年保护站送走最后一只受伤的藏羚羊后,再也没有出现需要救护的藏羚羊。

  为防止跨区域流窜盗猎等作案形式的出现,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三大相邻的自然保护区达成联防协作协议,彻底打破执法区域界线,对盗猎藏羚羊非法行为形成合围之势。2009年至今,可可西里没有发生过一起盗猎藏羚羊案件。

  随着我省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趋于稳定,水域和湿地面积逐年增加,湿地生态环境转好,森林面积减少趋势得到遏制,草地植被覆盖率有所增加,代表性野生动物种群增加,提供给野生动物的食物和活动空间得到有效改善。野生动物数量的逐步恢复和增加,对我省生态系统的恢复发挥了关键作用。

  截至目前,我省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种群稳中有增,其中,藏羚羊恢复到7万多只,普氏原羚增长到3000多只,雪豹频繁出现,全省2市6州境内均发现雪豹活动踪迹。

  “生态之窗”镜头里的野生动物

  青海“生态之窗”,是国内领先的远程视频观测系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系统通过远程视频观测,使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实时观测到千里之外监测点位的基本情况。

  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随着工作人员移动鼠标,展现在屏幕上的是白雪覆盖的雪山、草地和奔流的江河。近10分钟的时间里,随着画面的切换,青海主要生态功能区的基本情况便一览无余。

  在五道梁青藏铁路大桥附近拍摄到成群的藏羚羊迁徙的大场景。“这是位于五道梁的监测点,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成群的藏羚羊。”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是藏羚羊迁徙的季节,悬挂在塔顶的“生态之窗”摄像机陆续拍摄到不同数量藏羚羊迁徙的场景。

  在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观测点,一个狭长的区域里,一群普氏原羚时而觅食时而奔跑。工作人员从截屏的录像资料里统计发现,有近百只普氏原羚出现在视频监控范围内。

  青海“生态之窗”是按照全省重点生态保护区分布特点,建成的网络化远程视频实时观测系统。该系统自运行以来,监测点位已覆盖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河湟谷地五大生态功能区,已建设完成鄂陵湖、扎陵湖、年保玉则、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澜沧江大峡谷、茶卡盐湖、可可西里、祁连黑河大峡谷以及青海湖泉湾等35个监测点位,根据规划,建设监测点位将达到70个。

  截至目前,青海“生态之窗”先后拍摄到藏羚羊、普氏原羚、藏野驴、岩羊、赤狐、野狼等珍稀野生动物活动影像。(作者:赵俊杰)

编辑:张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