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文娱

河湟文化·海东血脉系列报道之三 孕育了河湟文化的一口陶瓮

2021年03月25日 09:49
来源:西海都市报

  地处青海省东北部湟水中游的海东市乐都区,马场山、松花顶、桌子山孕育的水系,从胜番沟、双塔营沟、孥目赤沟源源不断地注入湟水河。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了地形狭长、气候较为温湿的谷地,造就了高原先民早期生活的绝佳场所,河湟文化在这里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一】

  在一片辽阔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等元素的不同,文化、经济、人文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差异,也孕育了不同的地区特质、各具特色的文化内涵。

  最能体现河湟谷地远古文明的柳湾墓地,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多的彩陶。这一惊骇世人的发现,让众多学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片贫瘠的土地。早在几千年前这里就有了古人类活动的足迹。他们凭借湟水河充沛的水资源优势,过着依山傍水的生活,创造了灿烂而又辉煌的高原文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与柳湾墓地隔湟水河相望的洪水镇双二村,曾出土青海省目前最大的彩陶——被称为“彩陶王”的鹿纹彩陶瓮。近半人高的鹿纹彩陶瓮上绘有各式图案,那只长着犄角的鹿显得神采奕奕。让考古学者为之惊讶的是,曾以为仅仅用来盛放生活物品的彩陶,不料陶瓮内却遗存着一具婴儿的尸骨。可以推断,现代人认为蛮荒时期的原始社会,随着文明的不断进步,墓葬这种人类亲情最早的表现方式已经开始出现。

  【二】

  从乐都区的这些考古发掘成果来看,千万年来流淌的湟水河是成就河湟文化的重要地域元素之一。形态各异、符号纷杂、种类繁多、色彩艳丽的彩陶,组成了一条缓缓流淌的文化之河。

  当你化身成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翱翔在湟水河谷时,你就会发现,彩陶仅仅是河湟文化的遗留之一。其实,马家营火龙节、高庙社火高台、九曲黄河阵灯会等地方传统民俗文化的遗存,以及青海唯一的明代牌坊——关帝牌坊、深山皇家古刹——瞿昙寺等古代文化建筑遗迹,这些点组合形成了一条绵长的文化带。它是一首流动的“史诗”,凸显了高原先民文化的自信。

  可以说,乐都区域具备了民间文化的多元性。这里儒道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等汇集交流、互相影响、交融并存。生态文化的立体性,使得这里成为了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

  【三】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乐都区正是基于这样丰厚的文化积淀,从而大力弘扬传承优秀文化基因,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3月16日,瞿昙文化艺术研究会成立仪式在乐都区举行,专家学者对瞿昙文化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研究会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在对外展示瞿昙文化的过程中再度认识瞿昙文化。

  这是一个信息,更是乐都文化自信的一大体现。作为青海的“文化大县”“中国书法之乡”,多年来,乐都区一直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柳湾彩陶、南凉遗址、瞿昙寺等建筑、壁画的价值和文化内涵,以文化保护促进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当地每年都会举办不同类型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南山射箭、北山赛马已成为文化品牌。这一点充分说明乐都区坚持文化传承与产业提升并重、创新发展与跨界融合并举,让河湟文化有效发挥自身所蕴含的产业价值,文化要素在三次产业提升中实现了新动能。推进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实施文化进景区工程,不断提升瞿昙寺、卯寨等景区的旅游文化内涵。同时,以河湟刺绣、传统弓箭、泥塑等传统文化产业为重点,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四】

  在乐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全芳看来,当地一直以“文化三下乡”活动为载体,以“眉户”“花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基层群众输送精神食粮,将宣传时代新风贯穿活动始终。同时,大力宣传“全国文明家庭”“最美奋斗者”“全国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树立道德模范榜样,形成榜样标杆效应,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群众,激发广大群众破除旧俗、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走进新时代的动力。

  从远古时期高原先民制造的一件精美彩陶,到今天精神文明之花竞相开放,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一脉相承的。在各类文化文艺作品成风化人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基层蓬勃展开。如今的乐都区,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深入开展,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志愿服务随处可见,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和时代文明需要的必然使命。乐都区根植于深厚的河湟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接地气、树新风、惠民生的精神文明实践活动,厚植人文底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物质与精神上的获得感。让文明之风劲吹乡村大地,推动形成乡风文明、民风淳朴、家风良好的新风尚。(作者:祁万强 吕锦武 张得桂)

编辑:张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