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社正文
中国新闻网-青海新闻
搜 索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文娱

讲“黄河故事” 青海省级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复

2022年09月22日 09: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9月21日电 (胡友军 张添福)千百年来,九曲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

图为在青海省海东市举办的河湟文化艺术节。(资料图)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供图
图为在青海省海东市举办的河湟文化艺术节。(资料图)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供图

  位于中国西北的青海省,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发源地。中新网记者21日从青海省海东市官方获悉,目前,省级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实验区已获批复,这是该市继土族文化(互助)生态保护实验区、循化撒拉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海东市又一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图为青海省海东市文化艺术展示。(资料图)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供图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至此,青海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海东市创建数量居全省之首,“本次省级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批复,为海东市进一步推动青海黄河流域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创建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具有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的厚重性、民族文化的融合性、民间文化的多元性、生态文化的立体性。

  黄河流经海东市,该市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核心区和承载区,文化遗产资源丰厚,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40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59项、市级222项、县级136项;建成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基地各1处,省级青绣工坊13家,省级非遗传承基地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9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136处、县级244处。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近年来,海东市深入挖掘河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成功举办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暨河湟文化艺术节、黄河(河湟)文化高峰论坛、“青海年·醉海东”等品牌文化活动,颁布实施首部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地方性法规《海东市河湟文化保护条例》。

  图为青海省海东市非遗展示。(资料图)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供图

  此外,海东市还建设了河湟文化博物馆、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喇家遗址博物馆)、瞿昙文化旅游景区、土族故土园、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产业园、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青绣总部经济等重点文旅项目,与沿黄城市共同发布《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海东宣言》,签订文旅发展合作协议,深入推动了河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设立省级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海东市推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打造河湟文化新高地取得的重大成果,对坚定文化自信,保护传承弘扬河湟文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打造“彩陶故里、拉面之乡、青绣之源、醉美海东”文化旅游品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今后,海东市将按照《青海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贯彻《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海东市河湟文化保护条例》,进一步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加快编制《省级河湟文化(海东)生态保护区保护规划》及实施方案,实施河湟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启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计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密集、文化生态良好的村落、乡镇、基地建立名录,进行小型区域性整体保护,并对标志性场地进行挂牌,加快推进省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做好创建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基础工作。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为统筹推进创建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海东市将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纳入全市总体规划布局和重要工作目标,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于2021年1月启动创建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并在政策、组织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完)

编辑:张海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