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青海|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青海分社正文
新闻热线:0971-6263111 投稿信箱:cns0971@163.com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青海各地

青海省海西州积极探索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模式

2024年04月18日 17:21
来源:中新网青海

  中新网青海新闻4月18日电(海西宣)4月12日,省委书记陈刚主持召开全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现场观摩暨座谈会时强调:“要立足高原资源能源,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凝聚起发展绿色算力产业的强大合力”。海西州全面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深入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认真审视省情州情、资源禀赋、发展条件,积极探索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模式。

图为海西州德令哈市新能源设施。 赵凛松 摄
图为海西州德令哈市新能源设施。 赵凛松 摄

  海西州作为青海省产业“四地”建设主阵地、存算结合数据中心集聚区,能源资源富集、发展要素集聚、产业条件良好,拥有发展绿色算力产业的坚实基础。海西州域主体为柴达木盆地,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43.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1.5人,地广人稀且开阔平坦,属地质灾害轻度分布区。全州光缆累长6.9万公里,出州带宽1千兆,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覆盖率80%,节点数据中心间已达到不高于10纳秒时延的直连网络传输。海西州内平均海拔约3000米,年平均降水量15—363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546—3008毫米,年平均气温在3.7摄氏度以下,气候干燥、气温较低,每年有近11个月可通过自然冷源实现冷热交换。海西全州可用于新能源发展的土地近10万平方公里,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3.5—11.5米/秒、年风能可利用时间达3500—5000小时,太阳能资源处于全国A类地区,理论装机容量35亿千瓦,占全省的90%以上。此外,海西州清洁能源电力总装机规模达1880.6万千瓦、占青海省的37%,实现100%绿电使用,已建成电化学储能19.6万千瓦,在建抽蓄电站240万千瓦,有条件满足极端情况下离网电力保障。目前,上网平均电价为0.2277元/千瓦时,能够大幅降低算力产业运营成本。海西州内规上工业企业204户,占青海省的37%,其中70%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建成三江源国家大数据中心、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等数据灾备中心3个,实现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全覆盖。正在建设雨色大数据灾备中心、移动第二枢纽数据中心,建成后机柜将达2万余架,总算力可达100万亿次计算/秒,布局建设百度150万亿次计算/秒融合智算算力平台、全球商业遥感卫星接收站网项目。特别是冷湖天文大科学装置集聚效应已形成,亚洲最大天文观测基地初具雏形,为中国天文研究集聚了高水平科技力量,天文观测数据的生成,为青海绿色算力发展形成了强有力需求牵引。

  陈刚书记强调,“要深刻认识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是青海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是更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抉择,是青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是青海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需全力推进绿色电力向绿色算力转化”。海西州深刻领会打造绿色算力产业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工作要求,深度融入“东数西算”国家布局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推动“西数西算”,全力打造绿色算力基地,让更多绿色算力赋能千行百业。

  海西州将始终保持“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的坚定信心,加快建平台、聚合力、强攻关、引人才,协同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打好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关键战”。按照《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方案》,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挥“数据援青”作用,推动大型超算、智算、数据中心和大模型算法训练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算力产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绿色能源推动绿色算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大数据产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加大智能电网建设力度,稳定电力供应,开展绿电溯源、绿电绿证交易,提升电力算力联合调度能力,推动清洁能源与算力深度融合,更好把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同时加快双千兆城市创建,打造全光极速网络,推动雨色大数据灾备中心、百度融合智算算力平台、冷湖天文大数据存储中心建设,发展高可靠、高能效、绿色低碳数据中心集群,构建智能、高效、安全、绿色的算力网络,切实筑牢数字基座。健全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充分发挥“智力援青”作用,强化交往交流,吸引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为绿色算力产业建设集聚人才支撑。通过招商引资、校企合作等方式,加强相关领域科技合作,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促进供需两侧有效对接,承接东部地区中高时延业务需求,形成算存运协同建设的绿色算力体系。

  海西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清洁能源、产业基础已具备发展绿色算力的工作基础和现实条件,推动绿色算力全产业链协调发展正当其时、未来可期。(完)

编辑:张海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